本人因为能力有限,在泥潭的帖子都是些音乐分享,虽然都是些老白男音乐,热度呢也都是不温不热。此外,我在过年回老家的路上会放一些歌,但我爸经常在歌曲的前奏都没放完就会把歌切掉。有时去ktv唱歌,我的歌有较长的间奏,朋友也会以为歌已经唱完就切掉之类的。加之现如今的快节奏生活,抖音等短视频软件的火爆以及流行乐的商业化,很好奇大家对自己听的歌有没有时长的限制。
仅从本人涉及的音乐形式出发,给大家举个例子。(仅从摇滚乐史)图为后摇乐队swans的《To Be Kind》整专是双disc,共十首歌,专辑总时长121:12,其中最长的一首歌有着长达30多分钟的时长。我曾接触过他们乐队的另外一张专辑,哪怕放到现在我恐怕也不能接受两多小时来听。而就算我认为后摇里最悦耳的黑帝的手专依旧会有不少人认为又臭又长,纯器乐表演为什么不去听古典等。
不止是单曲,某些概念性专辑,整专的体验会比单曲的体验好很多。不论是偏曲上的严丝合缝,还是每首歌之间的歌词相互呼应,都是吸引听众的利器。比如国内很出名的前摇专辑《冀西南林路行》还是前摇中最出名的《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又都有听众称40多分钟不过瘾,更是有人戏称手机里有四十多分钟的单曲。
正因如此,在上个世纪80年代经历了前摇的洗礼后,朋克等和弦和歌词都相对简单易懂、平铺直叙的表达形式也受到众多人的追捧。例如知名单曲《London Calling》或者雷蒙德的诸多音乐中。虽说是有部分政治因素导致年轻人民更喜欢直接表大自己的感情,但不可否认的是哪怕3分钟的音乐依然能直击人心,且同样动听。(当然,短歌的代表不止是朋克,只是列举一首歌,同样这首歌也不能单纯就代表朋克)
而在此后的发展中,才出现了后摇这类音乐形式,同样也有诸多独立摇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时至今日,任然有众多优秀的音乐创作者发挥着自己的音乐才能。但为了迎合市场,仿佛在4分钟左右的歌是听众们更能接受的时长。千人千耳,大家听歌的目的不同,听歌的范围形式也不同。好奇大家有没有在意过自己听歌的时长,又是否有时间去听时间长的歌。好奇大家对自己听的歌有没有时长的限制,欢迎大家畅所欲言,表达自己认为的音乐。
|